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08日 16:36 | 进入体育论坛 | 来源:CNTV
![]() |
资料图:8月8日全民健身日 |
(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李敬)又到8月8日。四年前的今天,北京奥运会开幕。翌年,8月8日被定为我国的“全民健身日”。就在昨天,刘翔身披着与四年前相同的号码,在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中,第一个栏架便被绊倒,进而宣告受伤,使自己意外地错过了当地时间今晚的决赛,更错过了冥冥中为自己安排的这场举国同庆的盛筵。
但这对我们欣赏这届奥运会真的很重要吗?至少我认为不是。博尔特和梅里特都认为,这不会妨碍刘翔成为最伟大的跨栏选手之一。对刘翔来说,四年间,他从只跑出一步,到止步于第一个栏架,这是他的变化。而回到我们每一个人,在这四年间,我们对于运动的态度,以及运动在我们每个人的表现,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
网上一个流传颇广的段子说,奥运会就是一群最需要运动的人,看着一群最需要休息的人,在那里运动。看似戏谑,实则为令人尴尬的事实。我国权威部门发布的报告称,“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,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,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”。另有媒体曾报道,本世纪前10年中,我国国民体质持续下降,有1.6亿人患高血压、1.6亿人患高血脂,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,75%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。国民肥胖率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、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。
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、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曾说:“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。”但现在,亲身经历了顶级体育赛事的姚明则说:“我们把体育从教育中剥离了,脱离了宽广的教育体系的空间。”是的,体育本来应当是教育的一部分,尤其是在奥运会这样等级的赛场上,如姚明所言,“球场上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运动员和另一个运动员的竞争,真正体现的是两者背后培养体制和机制。”
而这样的后果,造成了“低于金牌”的价值观,典型地表现为羽毛球女双比赛中的消极比赛风波。但反过来,无论是截至昨天我们在伦敦奥运中获得的34枚金牌,还是羽毛球场上的消极比赛,都无法代表真正的中国人的形象。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人的盛会,更是检验每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。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不是雄伟的鸟巢和水立方,而是促成了“全民健身日”的设立。伦敦奥运会,则让我们在体育和生活的平衡上有了更深的认识:
我们不再专注于炫耀自己的金牌数量,而是更加懂得用赛场上的精神去“激励一代人”。我们需要的偶像,不仅仅是一个能美化我们形象的符号,而是带领我们一起追求某个目标的领袖。姚明让无数青少年穿上球衣,进而让篮球成为这个国家的时尚,这是真正的偶像。但更重要的,是我们通过奥运会,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己的重要,从而走出家门,迈开步子,亲身参与到运动中去。奥运金牌离我们绝大多数人很远,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运动,对自己的健康负责。
“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,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。”刘翔的母亲吉粉花如是说。现在,当我们至少能把握自己的时候,请用自己的行动,来为这个节日献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