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
客服设为首页
登录

今日早报:奥运精神的欢乐在于你我运动的心

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05日 13:28 | 进入体育论坛 | 来源:今日早报

channelId 1 1 1

今日早报:奥运精神的欢乐在于你我运动的心

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05日 13:28 | 进入体育论坛 | 来源:今日早报

      

  以前每天中午一睁开眼,习惯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博,先看国家大事,再看本地新闻,该转则转,能评就评——恍若皇帝早朝,先听百官进谏,随后批阅奏章。而今第一件事就是看金牌榜,看看中国队在后半夜是不是又连下数金,美国人是不是又悄悄摸到奖牌榜榜首,那感觉估计和很多同志每月于发饷日在ATM机上刷账户一样兴奋和焦虑。

  奥运“金牌论”足足被我们讨论了好几届,粗劣估计这个时间段杨过都可以等来小龙女,可一到奥运年,无论媒体、观众还是主管部门,依旧奋不顾身直扑金牌而去。昨天还听说金华有一女生,看到雷声一剑击落金牌居然当场笑掉下巴,最后找医生复位颌关节,医生嘱托她以后再看夺金,只能微笑。

  微笑肯定是对的,但个人还是建议这位笑掉下巴的姑娘,应该学习瑞典摔跤选手阿布拉哈米安。此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拿到一枚铜牌,由于不满裁判判罚,领奖时愤怒地将铜牌掷于当场,最后连铜牌也被取消,还被连夜赶出奥运村——此等视奖牌如粪土者,当是诸多金牌爱好者学习的榜样。

  其实夺金固然可喜,失败也未必沮丧,体育精神重在参与。如昨晚徐东香,我们固然为老将夺银喝彩,可又有多少家长会受此激励,舍得送自己的孩子去学这个孤寂和辛苦并存的项目?多少年来,我们依旧徘徊在“门外瞧热闹”的业余粉丝层面,至今未变。

  除却奖牌,奥运的欢乐其实很多,只是我们的关注点一直不在这,我们只看到金牌、奖金和荣誉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:一间县宾馆会议室,记者、体育局官员簇拥着山村里接来的一对年迈的奥运选手父母。当奥运选手夺奖牌无望后,记者、官员一哄而散,只留下年迈的父母,甚至都没人送老人回家。

  微博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很崇奉外国选手和民众对待奖牌的态度,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重在参与,完美呈现奥运精神。其实也未必,老外也不是彻彻底底的全民健身,他们追金的热烈完全不亚于我们。

  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,前苏联击剑运动员奥尼申科就被举报,原因是他把自己的重剑给改造了,居然达到不必触碰对手就能得分的科幻境界。为了一块奖牌,居然牺牲如此大好科研头脑,不去冲击诺贝尔奖而去耍滑头,实在令人惋惜。但这还不是最神奇的,最牛的还是2000年悉尼残奥会篮球金牌得主西班牙队,欢天喜地拿了冠军,可最后一查,12人里居然有10人是冒充残疾……

  夺得金牌,你未必赢了世界;输了名次,我也毋须一世低头,奥运精神的欢乐其实不在于奖牌,而在于你我运动的心。

 

32项
  • 5+奥运下午茶 奥运日记 奥运风云会 全景风云会 伦敦行动 张斌话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