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03日 12:54 | 进入体育论坛 | 来源:南方日报
东道主英国终于“开和”了。在经过了漫长焦急的等待之后,英国人终于在奥运会第5个比赛日收获了两枚金牌。当日伦敦报摊上全是夺冠英雄的巨幅照片,媒体也不吝笔墨争相送上溢美之辞。
英国首相卡梅伦激动地说:“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,我想这堪称给整个国家带来‘火箭助推器’般的效果。我非常、非常激动!”
继在北京获得百年奥运史上的最佳成绩——金牌榜第四之后,本届作为东道主,英国人暗暗使劲,希望能再上层楼。但5天来接连失手,可见英国选手也躲不过“压力山大”。
体育强国德国开赛三天没见金牌,有德国报纸用上了这样的标题:《连哈萨克斯坦都拿到金牌了……》。
金牌和奖牌的争夺从来都是奥运会的主旋律。而运动员艰苦训练的台下“十年功”,也就是为了在奥运舞台上美丽绽放的“十分钟”。
“金牌至上论”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毒瘤,日前羽毛球赛场出现的参赛选手因消极比赛而被取消资格的事件,就是为金牌而不择手段结下的苦果。肃清“唯金牌论”的毒素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网上也有言论认为奥运金牌一钱不值,只有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才在乎金牌,而欧美发达国家根本不把奥运金牌当回事儿。
其实,从“金牌至上论”的“极左”滑向“金牌无用论”的极右,就是从一种谬误走向了另一种谬误。
奥运金牌,没必要把它供在神坛上,也请不要把它踩在脚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