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发布时间:2012年07月29日 14:41 | 进入体育论坛 | 来源:广州日报
英伦下午茶
■ 张顺亭
易思玲为中国代表团射下在伦敦的第一枚金牌,举国欢庆的时刻却有人冷言冷语,批评中国体育像机器一样造就明星的体制。这让人反感。这种声音甚至认为,中国的体育应该像欧美那样从容、自然、潇洒,最好是在旅游度假一样的心情中夺得首金才好。
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,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包容,多元的中国发出多元的声音,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奇怪,但我们绝不可以在此声音中迷失。
是的,中国还远没有达到欧美体育那样的层面。国家包办的奥运体育,造就了很多像易思玲这样的运动员。但我们不能否认易思玲这种个人奋斗的方式,从一个家境贫苦的小女孩成长为奥运会金牌获得者,她以此来增强中国人体育自信的同时,必将改变自己的命运,她以此金理当成为中国农村和城市千千万万女孩子改变命运的典范。
部分媒体在不断披露易思玲童年的苦境,这隐约让人感到不安。一段励志的故事离不开以贫苦为背景的套路,这其实并不值得让人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感到自豪。我们真希望易思玲出生在中产家庭,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然后选择射击是因为纯属爱好。就像欧美富足家庭那些骑马的小孩,骑着骑着就成了世界冠军。
但是,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,这就是我们国家体育的现状。不能妄想之事,即使你有一千个愿望,却没有一种途径强求脱离现实。易思玲的故事将一直传唱,吸引更多的女孩子拿枪射击,迈入体育改变人生的道路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期盼中国的家庭都越来越富足,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。然后,在奥运的赛场上,追逐的不是一念生一念死的金牌,而是幸福的金牌、潇洒的金牌。